您当前所在位置:网站首页 / 美好乡村

杨滩乡:以服务型党组织 引领美好乡村

发布日期:2014-12-09 14:18 信息来源: 浏览次数:16919 字体:
    清晨七点,漫步在乡村小道上,映入眼帘的便是一排排鳞次栉比的小洋房,家家户户窗明几净,大小村道洁净如洗,小溪两堤绿树如茵,三三两两的女人们笑着相约淘洗,俨然一幅依山傍水的现代乡村宜居图。
    这是广德县杨滩乡建设美好乡村后的美丽缩影。杨滩乡位于广德县西南部,与宁国毗邻,盛产毛竹、茶叶、板栗等。近年来,乡党委政府在推进美好乡村建设进程中,坚持以打造“特色乡村旅游”为目标,以“规划引导、村组联动、党组织带头、群众主体”的工作思路,因地制宜制定发展规划,突出保护生态环境重点工作,在美好乡村创建中逐渐形成了“宜游宜居、旅游休闲、农业观光”的旅游经济模式 。
    三合村,是杨滩乡创建省级美好乡村建设示范点,面积约25.9平方公里,人口4661人,下辖28个村民组。该村属于一个普通的皖南山区村,在建设美好乡村的过程中,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:2012年10月省委副书记孙金龙亲自到三合村调研垃圾“分类减量”工作并在大会上给予高度肯定,2013年省政协副主席童怀伟、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贺懋燮、宣城市市长韩军、市人大主任颜银河、副市长黄东升及县四大班子领导先后到该村调研指导美好乡村建设。更是获得了广德县2013年度美好乡村建设一等奖的荣誉称号。那么,该村在创建过程中,又呈现了哪些特色呢?
    一、党员做表率,让乡村美起来
    农村有句俗话:“群众看党员、党员看干部”。在建设美好乡村建设过程中,为调动党员干部建设美好乡村的积极性,该村党总支开展了“党员做表率、群众来监督”活动。党总支设置了党员公开栏、群众意见箱,让党员“亮承诺、亮职责、亮联系方式”,让群众知道“党员哪些能做、哪些不能做、哪些必须做”,明晰了党群干群关系。
    搞好农村环境卫生是推动美好乡村建设持续健康的重要课题。为解决农村垃圾问题,该村建立了“垃圾源头分类、可追溯”机制。为从源头上减少垃圾产生,他们把垃圾细分为有机垃圾、可回收垃圾、建筑装潢垃圾、不可回收垃圾四类。为找到垃圾产生的责任人,我们把全村划分为6个片区,对每只垃圾袋按照“片区+农户”的形式进行二级编码,这样就能通过垃圾袋就能够找到户主。为督促村民形成良好习惯,每季度不定期对各村民户进行综合考核评比,对清洁和不清洁家庭分别挂牌,对评比结果进行公示。刚开始实施时,许多群众对垃圾不以为意,也不明白如何分类。为此,村两委先抓党员干部做表率,积极组织党员们学习和宣传垃圾分类,先行先试,并到农户家中讲解分类的好处、如何分类等。通过一段时间的宣传引导,现在中心村的“垃圾分类减量”工作已初现成效,全年至少减少了100吨垃圾。
    在建设过程中,该村更是充分依靠党员、发动党员,让党员干部积极投身到各项建设中来:农村改厕,党员先做群众看;道路建设,党员带头、群众跟进;公共区域环境清理,党员管理、群众监督。哪里有需求,哪里就有党员的身影。通过“党员做、群众看;党员带头、群众跟进;党员服务、群众监督”的方式,促进了公益事业发展,和谐了党群邻里关系,让乡村美在环境,美在心灵。
    二、党组织促发展,让乡村富起来
    近年来,三合村木工板行业发展迅速,全村共有十家木工板加工销售企业,个体加工户约有50家,年产值达1亿元以上,带动本地就业人数超过1000人,成为了村域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。为扶持本土产业的发展壮大,整合资源优势,村两委成立了久和木业有限公司,下辖鸿福木业、有胜木竹等九家子公司,法人代表为原村支委委员龚万爱,以此规范生产行为,增强市场竞争能力。同时,村党总支建立了“党总支服务企业”制度。村两委成员一一和企业“结对子”,积极到企业中调研,了解企业的“生产、用工、销售、融资”等各方面难题,积极解读相关产业政策,制定发展规划。村党总支在村服务大厅开设“企业服务、招聘求职”窗口,为企业办理各种税务证件和宣传招工信息等。
    为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,三合村先行先试,以大学生村官创业实践基地为契机,开建了百亩樱桃观光园,村两委流转土地60余亩,种植大樱桃树2000多棵,预计三年后能为村集体经济增加2000元每亩的收益。由此带动了全村种植、养殖产业化的发展:各类合作社数量不断增加,家庭农场也初具规模,增加了了农民收入,拓宽了农民致富路子,乡村慢慢富裕起来了。
    三、党组织谋服务,让村民乐起来
    近年来,三合村党总支为方便村民办事、娱乐,提升服务能力。该村新建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,减少群众来回奔跑乡村次数,方便群众办事,也为党员活动提供了场所。该村还引导成立了三合村老年协会,建设老年活动室,为老年人提供活动场所,积极组织老年人开展健康有益的活动,发挥老年人的“传帮教”作用,让老年人贡献夕阳的余热。该村积极组建了农村舞蹈团队,为他们提供相关设备,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。
    初夜降临,在暗暗夜色的笼罩下,过去空寂的农村变得热闹起来了:人们三五成群,或散步、或笑谈,孩子们笑着、闹着,妇女们也开始学跳着广场舞,太阳能路灯的点点灯光照耀着他们的身影,点亮了农村的夜景,点亮了农民的心,生活变的乐呵起来!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